2025年高考的主要变化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对要不要选考物理化学的态度发生彻底改变。2024年开始适用的高校专业选课要求政策,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经公布。这一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变化,专业研究人员在2022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各种预判,今年高考的录取结果,只是让预判变成了现实,并非突然。2024年录取中,不提科目要求的文科类专业录取分数普遍上涨,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同选(或者物理)才能报考的理科类专业录取分数普遍下降,变化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高层次大学的波动相对较小。2、学科新规则:根据《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主要是“物理+化学+X”或者“不限学科”两种,两者的专业占比都占据了44%左右。理学、工类、医学、农学专业基本上要求选考物理+化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艺术类等文史类专业大多数不提科目要求。2024年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具体规则有4种: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4年高考招生开始,如无重大调整变化,不再每年组织选考科目要求的编报。这意味着,以后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无意外将不会再有重大变化,25、26、27届的低年级考生均可以参考。3、2025届高三文科学生(非物化捆绑)要不要改选物化?一些2025届高三学生家长问:现在改选科还是否来得及?根据山东省的高考方案,考生确定选考科目的时间是11月的高考报名时确认,理论上学生想换选科还是来的及的。但2025届高三学生现在换选科,大概率会得不偿失,不建议高三学生轻易更换选科。理由如下:o2025年物化考生人数增加,理科学生的政策红利在减少o如果现在改选科目,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选考科目的学习上,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o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补习完毕的,现在重拾物化大概率很难跟上节奏,得不偿失。复读生会明显增多。390到460之间学生容易产生复读的考虑。这就意味着原来考450-500之间学生现在被复读生挤占了本科名额。根据以上数据分析,2025年录取,文理科的录取分数预计会面临一定幅度的回调。与2024年相比,高分段录取不会有多少变化,低分段录取会有一定的回调,分数越低调整的量会越大。但整体上物化考生依然有一定的政策红利,但一定比2024年的政策红利少一部分。根据2023年3月29日山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关于《山东省夏季高考外语听力考试调整优化实施方案政策解读》,自2025年起,外语听力由之前的1月8日考两次取最高分,改为6月份伴随笔试只考一次。根据目前的全国统一高考安排,2025年外语科目(含听力和笔试)考试时间为6月8日下午15:00-17:00,听力考试与笔试的考试时长与合并前保持不变,最终时间安排按教育部当年规定执行。根据山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拟在晋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本科)》。经过对比整理,各院校在“3+3”与“3+1+2”地区的专业选科要求都基本相同,故全国实行新高考的省份都可以参考该选科要求。经比对,2025年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与2024年基本相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2024年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这一波专业设置调整的风潮。19所高校拟撤销或停招90多个专业,折射出本科专业的这一调整趋势,可以预见,2025年的本科专业调整力度也会很大。新高考给了我们很多选择的机会,不同的选择,可以让你走不同的道路。选择很重要,提早获取选择的前置条件更重要。你所拥有的条件越好,你能够选择的道路也就越多。而选择的条件,就是你的成绩:学考成绩、选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一定要把选考考好,这是很多家长考生的经验。能够多拿A就多拿A,为自己将来更多的选择留下空间。而且综招和强基的性价比是很高的,普通高考和综招几十分的差距不是很好追赶的。学习要扎实再扎实,平时学的好,关键时刻发挥也不一定好,更不要说平时学的不好,对正式考试还存在侥幸心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三年详细规划
3.重视补薄弱项建议现阶段高一、高二的学生及家长在做出选择之前,要多方面考虑问题、综合当下现有情况,和学生及老师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最匹配学生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
根据专业选科,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现阶段我国高校专业分为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下设92个专业大类,近800个专业方向。根据选科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上述理工科专业类型基本上要求选考物理+化学,只有极少部分专业不限制。例如理学中的心理学、工学中的部分建筑类。第二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类上述偏文史类的专业大部分不限科目要求,但也会有一些特殊的专业限制某样学科。例如法学中的马克思、政治学等专业要求必选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学、经济学的部分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因此,对于后续想读理工科的学生,常见选科组合是“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X”,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科可以按照下面的组合考虑:▶想读警校:物理+化学(公安技术类)、政治(公安类)。物理组考生,不建议考虑“物理+X+X,化学+X+X”这种单独一门物理或者单独一门化学的组合,根据24年最新的选科要求及实际招录情况来看,物化不捆绑,也就统称文科类,基本读不了理工科专业。历史组考生,除了经济学中部分专业要求物理,其他的都建议不要“物化”,在剩余的5科中选择,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在满足了专业选择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能够给学生带来更高分数的学科,才是更好的选择。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未来大概的专业方向确定1~2门科目后,剩下的最后一门自由选科可以根据“赋分高低、自己擅长学科”等因素来考虑。按照新高考的赋分规则,最终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将根据卷面分数进行全省排名,按卷面分排名根据赋分表赋予新的分数。一般来说,科目选科人数越多,对应各等级赋分人数也越多,所以选科人数越多的科目会有更多考生赋到高分。大家可以根据各科人数变化及预测后续选科人数的多少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准高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中考成绩、后续高一月考、期中考试和平时学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最擅长的学科。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科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走向两个极端:考生在选择时,过度关注专业范围的广度,没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物理+化学。相较来说,物理化学难度较大学习较累,如果后续高考填报志愿选专业时用不到,可能还会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最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二是“只关注分数最大化,不关注专业匹配”。有些考生只考虑如何得到最高分,但忽略专业的选科要求,虽然高考得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分数,但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却非常受限制,可能无法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大学四年在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中度过,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建议现阶段准高一和选科尚未确定的准高二师生和家长在选科之前一定要按顺序做好下面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