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课程关键词》学习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教-学-评”一致性呢?
如何理解“教-学-评”一致性
在前面,我们曾专题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一关键词,它告诉我们,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的特点,一切与课程有关的活动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要基于课程标准,学生的学要基于课程标准,对学习成效的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新课程实施强调“教-学-评”一致性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恩通过研究发现,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越高,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天才学生都能好的好的成绩。这从学习结果的视角展现了一致性的价值和意义。在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看来,一致性是指“两种或更多事物之间的温和程度,即事物各个部分或要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指向对同一概念的理解。”这个定义现已成为人们理解一致性的标准。
我们的课程设计,原本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的设计,就体现了这样的核心理念。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评价理念和评价手段的缘故,课程要求中的很多内容无法通过评价实现,导致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较多关注如何教,较少关注怎样学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教师以为自己经过认真的备课和上课,将教材的学习内容理解透彻了,讲解清晰了,在“教”方面没有问题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必定是经由体验而发生的,如果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听,没有体验,“学”就不会发生。这些因素导致教了却没有学,学了却没有评,评却非所教,教却非所学,“教-学-评”分离的情况司空见惯。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课程教学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要求课程教学要从学科逻辑转向学生的学习逻辑,强调要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是能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教师的“教”重在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和经验转化创造条件,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做;学生的“学”指的是学习经验的发展,这也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经验的发展,课程内容的确定是选择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是组织教育经验,课程评价是确定学生经验的发展情况。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一致性。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三个抓手
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共享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教”“学”“评”三者之间必须有一致的、清晰的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分别确定“教”“学”“评”的具体任务和活动。“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而要做的必要指导;“学”是学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要付出的努力;“评”是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的学习表现的评价,通常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原则之一是依据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将国家意志转化为具体化可实践的教育行为。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如果“预期”的是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果,学习目标就应该体现在“学期课程纲要”设计中;如果“预期”的是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果,学习目标就应该体现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如果“预期”的是一节课的学习结果,学习目标就是我们熟悉的课时目标。从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到课时学习目标的确立,就是一个逐步具体化、清晰化的过程,需要始终对接课程标准,以保证学习目标与国家意志的一致性,着力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原则之二是联系学生实际,关注学习经验,精准把握目标的适切性。依据课程标准确立的学习目标,仍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需要结合本校、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做进一步的精准分析和细节调整,以便设立的学习目标能更好地衔接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经验发展。学习目标是由起点、结果以及从起点到结果的路径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课程标准更多的是诠释“结果”;联系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共性特征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则有利于教师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原则之三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创设更为适切的路径。如果说课程标准重点诠释学习“结果”,学生自身的实际决定了学习“起点”,那么,课程资源则影响着从“起点”到“结果”实现学习目标的路径和方式。就拿研究物体运动这件事情来说,沿海城市可以将船舶作为课程资源来学习,沙漠地区的孩子可能就需要将骆驼、沙漠车辆等作为课程资源。学生所在的区域、学校不同,课程资源的供给,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自然也各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需要精心选择。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适切性尤为重要。
二是设计评价任务。就是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嵌入特定的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该任务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学生是否打成了学习目标。这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因为担负着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的评估,所以称之为“评价任务”。教师在设计评价任务时,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原则之一是匹配学习目标,开展逆向设计。评价任务必须要匹配学习目标,才能确保从目标到评价的一致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匹配”和“一一对应”不一样,强调的是有目标就应该有评价,所有的评价都应该指向学习目标,但并非要把某个目标和某一评价“一一对应”起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来匹配。另外,有了学习目标之后,要先思考和设计评价任务,明晰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将评价任务嵌入其中,所以称之为“逆向设计”。
原则之二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评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过去那种碎片式的、较多关注学生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在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样的评价通常很难在一个课时中完成,所以在评价任务的设计中,要更多地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视角,整体把握和设计评价任务,然后将其有机地融入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之中。
原则之三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强化进阶式的评价任务设计。在昨天有关“大单元教学”的讨论中,我曾举例“四季更迭造就自然万物不同的美,也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这一大概念,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不同的阶段其核心问题、学习任务都是不一样的,具有明显的进阶特点,评价任务也要与之相呼应,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评”一致。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此有较为明晰的表述,这是教师设计评价任务的基点。
原则之四是树立学生立场,让学生站在评价的最中央。学习目标指向的是学生学习经验的发展,评价任务评价的是学生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教-学-评”一致性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因此无论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还是学习活动如何开展,都需要让学生充分明白和理解,让学生明晰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及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相关的评价任务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自我针断、自主反馈的机制,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三是整合学习活动。在本季读书会的开场报告中,崔允漷教授用上面的这幅图向我们展示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经典模型,指出评价任务在其中发挥的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导航仪的作用,驱动课堂上的教与学;二是教与学的粘合剂,既监测目标达成,又为教学决策提供证据。要充分落实好“教-学-评”一致性,还应进一步整合学习活动,按照《新课程关键词》一书中给出的“教-学-评”一致性理论模型,整合好以下三对关系:
整合学与教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呈现学习任务,并确保学生的学习与教师呈现的学习任务是一致的。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前面已经谈到,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如果教师总是将目光聚焦在学科知识上,教与学就大不会在一个频道上。二是明晰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指导策略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策略保持一致,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合拍。现实情况下,一些教师总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套路来,不去关心学生的内在学习策略。三是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看是否和自己预设的学习目标保持一致。在出现状况时能够及时应变。
整合教与评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呈现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白。指导、帮助学生明白并理解评价任务,甚至参与评价任务的设计,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只有学生正确理解了评价任务,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二是及时收集相关的评价信息,包括学生整体的信息,学生个体的信息,学习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等,以此来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及时了解学生现在“在哪里”。三是及时处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关的教学决策,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实。教师的教育机智,往往就在这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示。
整合评与学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着重做好三件事情:一是明确评价任务是什么,根据评价任务来评估自己应该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才能达到评价的要求。二是整合身边的各种资源,确定相关的学习策略,来努力实现评价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相关的学习行为,同时也产生与之相关的评价信息,供教师综合分析和判断。三是依据评价任务分享学习成果,通过分享借鉴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路径,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积累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