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美文精选-EnglishSky

英语名著阅读,英语名著教学资源,英语名著阅读,阅读资源,阅读教学研究,英语考试

谈现代的集体备课(上)

一、传统集体备课之现状

目前的集体备课制度在绝大多数学校是形同虚设的,即使有的学校坚持执行了集体备课制度,但也收效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认识不足

1.认识不到集体备课的好处。集体备课好处多多,概括一下有如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水平。集体备课中要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现实和最直接的问题。因为每位教师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学经验有所不同,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各异,所以通过互相切磋、研讨,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

集体备课后达成的“共识”,对于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可以引领新教师早日入门,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可以使新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缩短成长周期。

(2)提高科研水平。教师专业化能力的体现,不只在知识结构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来体现。集体备课本身就是一种行为研究,这种研究要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科研水平也在同步提高。

(3提高合作意识。集体备课中,每一位教师的事前准备和积极参与是备课质量的保证,教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老教师提供丰富的经验,年轻教师展现活跃的思维,取长补短。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将一人的优势变成群体的优势,将一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以及和谐环境的创设。

(4)提高反思能力。集体备课中,大家提出的学术观点可能不尽相同,每位教师都需要进行评判,要选择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策略实施教学。这种选择就是一个思辨和批判的过程,教师正是在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思维的碰撞中学会取舍,汲取力量,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

2.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教学评价机制等的问题,许多老师认为集体备课是花拳绣腿——不中用,只要把自己的教学成绩搞上去,就可一俊遮百丑。生怕自己有效的方式方法与别人共享,教学成绩就不如别人。考试成绩不突出,就会影响评优、评先和奖金,故而不愿意参加集体备课,或者集体备课时,思想保守,不积极建言献策。

3.缺乏自我钻研精神。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不需要再学习,再研究了。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已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自己缺乏创新精神,也就不能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管理不善

1.制度不健全。学校管理者没有认真思考、研究关于“集体备课”的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集体备课”“为什么要进行集体备课”“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等,只是规定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即使有的学校对集体备课作了制度上的规定,什么“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四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五明确(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明确思想教育结合点、明确知识迁移结合点、明确重难点)”等,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方法指导和要求的约束,使得这些规定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

2.管理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在检查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时,也仅限于看看备课活动记录,并没有亲临备课组活动现场查看情况,并没有走进课堂检查实际集体备课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只满足完成基本的备教任务而不去做更加深入的集体探讨活动,长此以往,集体备课只能流于形式。

学校管理层更多强调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同一备课组的老师集中一起进行备课,而忽视了在集体备课前的个人备课,结果大家在一起,聊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或者是由于每一位教师无“备”而来,结果不知道在集体备课时应该做些什么。这种有“集体”而无“个人”的集体备课,既不利于教师展示自主探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常常会因教师个体能力和学情差异而在实践中受到制约,不利于集体备课成果的推广普及。

3.缺乏评价激励机制。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集体备课都缺乏一个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忽略了集体备课评价的重要性。教师们在辛苦的准备与完成后,没有得到专职部门或者是上级领导的肯定与建议,长此以往,打击了老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对集体备课评价标准,有的虽然有,但也过于片面,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而不关注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三)内容空洞,形式单调

1.有“备”无“研”。集体备课是集体研课,即利用集体的力量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方法等。但是,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变成了集体布置和分工协作,在集体备课时,将教材的各单元分配给同组的各位任课教师,而各任课教师更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上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材料”。这种做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却严重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成了一种最简单的抄袭,没有了任课教师的参与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

从网上下载的优秀教案不一定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学情,是否适应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部分教师对别人的教学案,根本不去学习、揣摩和研究,对名师教案设计的思想理念不能做到透彻地理解、正确地领悟,对教学环节安排的思路不是很清晰,走上课堂只是“依葫芦画瓢”,结果常常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单人独备更差,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随波逐流的备课“懒汉”。这种倾向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不利,尤其是年轻教师。

2.异中非要求同。集体备课中,不少学校组织教师探讨同一课程的多种教学设计,最后评出一种“最佳”教学设计付诸实施,其他方法则被否定。最终达成的是同一备课模式、同一教学方法、同一探究过程的千人一面的“模式化课堂”。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教有法,而无定法,长期开展这样的集体备课,就会让教研走入追求同一模式的死胡同,使教师形成教学上的“新八股”,把集体备课理解了“一言堂”或“权威主义”。

判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间的“异”与“同”的多与少,也不在于教师教学是否有标新立异的设计,而在于教师在集体研讨活动中,是否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吸收集体研讨活动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在这一研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同中非要求异。集体备课中,因为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同学科的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往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教相似”的教育现象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同课异构”,更多教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课。

基于这种理念,很多教师为突显自己的构思与众不同、独具匠心,教学文本被无度挖掘,教材被无限拓展。集体备课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味凸显不同。在集体备课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材料,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方法。无论怎样的“异构”,肯定是有“同”的。因为,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且教学目标大体相似、教学对象年龄相仿、认知水平相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很多方面会“同”,而且还要“殊途同归”,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4.一个话题,一言堂。这种现象使集体备课活动成了主持人或主讲人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由于没有准备,大凡“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一人把持和“垄断”,“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少数人备,多数人用,加重了一些人的负担,又养成了另一些人的惰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鲁ICP备14009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