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蔷教授等人(2023)[1]研究分析(2005—2022)17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主题众多,发展趋势不一。研究主题以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主,学科育人导向更为突出;教材、测评和教师发展的研究逐渐发展,为推动中小学英语教育提供一定支持。 二是紧跟时代步伐,注重理论引领。整体看来,17年来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呈现出实践性强、理论引领、紧跟课程改革步伐的特点,为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对未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王教授等人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紧跟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围绕英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探索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具体而言,未来研究应积极探索优秀教师新课程创生力的培养和发展路径;重点研究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化、细化、具体化到课堂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要围绕新课程创新评价机制、手段和方式等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此外,教材作为主要的育人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有较大的探究空间。 第二,抓住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发掘新的研究主题。如语篇研读方面,现有研究多关注其意义和方法,而实际教学中存在混淆要素、过度解读、机械解读等问题[2],未来应多关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探讨语篇研读如何服务好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学习活动观方面,实践中存在目标不明确、方式程序化、活动设计缺乏内在逻辑关联等问题[3],如何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依托活动观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素养,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教学评一体化方面,实际操作中出现评价形式化、低效、滞后等问题[4],可针对教师的评价观念和行为展开实证研究,为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供更多实用建议。 第三,加强研究方法培训,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建议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者从实践中发现与总结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充分梳理相关文献,关注文献内容与自身研究的逻辑关联,以改善论文写作中前后逻辑缺乏关联、解决问题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研究者基于适切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实证研究,保障研究的科学性。例如,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时,应意识到课堂情境的复杂性,在收集课堂话语、学生作品等数据后可深入剖析课堂表象背后的理据;在开展教材研究时,建议开发更加系统的评估体系,采用深入课堂情境的研究范式,突破静态的教材评估,从师生与教材互动的层面探讨教材评价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蔷, 姚小敏等.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趋势及特点分析——基于中国知网(2005-2022年)学术期刊文章[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3 (4): 1-8. [2] 程晓堂. 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0 (10): 1-8. [3] 李涛涛, 田建荣. 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的困境与超越[J]. 课程·教材·教法, 2021 (5): 96-102. [4] 丁丽云.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3):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