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美文精选-EnglishSky

英语名著阅读,英语名著教学资源,英语名著阅读,阅读资源,阅读教学研究,英语考试

教学研究 | 多模态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英语整本书阅读顺应了从阅读能力到阅读素养的变革趋势,富有极高的育人价值。与篇幅较短、话题零散的课文相比,整本书可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语言素材,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完整性。其具有趣味性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其优质的语言素材能够帮助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其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扩宽视野、丰富精神世界,培养思维品质。

但在实际情况中,互联网时代带来了阅读教学的碎片化。学生长期习惯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获取的信息碎片进一步导致其思维碎片化。此外,学生面对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英文书籍,往往陷入读不懂、读不完、读不透的困境,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坚持读完整本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模态资源引导学生读完名著、读懂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多模态语篇需基于文本,但蕴含比原著文本更加丰富的符号信息,包括视觉、听觉、感觉等各种感官的资源。具体而言,视觉方面的表意符号包括图画、表格、地图,以及文本的字体、篇章中的标记,甚至说话者的衣着、手势、表情和姿势;听觉方面则包含音频、视频、歌曲、说话者的节奏、语调和重音等等。通过获取、整合、展示并利用多模态符号资源,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融入故事,激活思维,并深入理解故事的文化内涵。学生的阅读评价也能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从而综合提升其外语学习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这里笔者以“To Kill a Mockingbird”一书的导读教学设计为例,阐释多模态符号资源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图片

一、以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融入故事

整本书阅读的难点之一在于,阅读之初,学生不熟悉的故事的背景,缺乏相关的词汇和知识,易产生畏难情绪,阅读兴趣受到打击。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汇的意义,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比如,“To Kill a Mockingbird”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而故事的开头用了大量的地名人名讲述了当地家族的历史,对于二语读者来说较为晦涩,而且如果对经济大萧条和美国南部种族歧视历史缺乏了解,会难以理解部分角色的设定和行为。因此,教师选择了十余幅图片,将读文本和“看”图片的模态相结合,向学生展示了大萧条期间的农村生活和黑人在种族隔离的社会中的实际情景,以映射书中小镇生活的景象和角色的处境。

图片

图一:Bud Fields and His Family: Alabama Sharecroppers (By Walker Evans)

图片

图二: Black People Wait in Line for Food at Camp for Flood Refugees in Alabama

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读者通过丰富的对话和情节认识主要角色。教师可以运用identity chart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取人物的基本信息、性格、想法和经历,如下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中的描写想象人物形象,绘制成图,并以图表形式总结人物的特征,从而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清晰地感知人物的变化,理解他们行为的原因,并对故事走向进行预测。

图片

图三: Identity Chart of Scout

图片

二、以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在阅读到故事的关键情节处,教师可精选文化历史相关的视频资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主旨。比如,小说中描写了小镇居民试图闯入监狱,将黑人Tom Robinson私刑处死的情节,这一幕是从主角Scout小女孩的视角来描写的,叙述留白很多。此处向学生播放一个有关lynching(私刑)的视频,介绍私刑与其在美国南方黑人历史中的渊源,并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lynching在法律层面该如何定义?暴徒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在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中,私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没有视频信息的补充,学生可能对于这一幕的理解只停留在情节上,而借助视听形式的文化信息,才能够深入解码故事中的深刻内涵。

在读完故事高潮——庭审之后,教师适时地向学生补充说明,这个故事是基于历史真实事件的,引入了故事的原型the Scottsboro trials。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介绍该历史事件的迷你纪录片,并让学生思考:谁应该为斯科茨伯勒审讯中不公正的结果负责?原著故事中Tom Robinson的不公正待遇又是谁导致的?纪录片赋予了故事更多震撼,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真实情形其实可以和故事一样惊人,从而引发对种族歧视、人权问题的更加深刻的思考。

图片

三、以多模态形式丰富阅读评价

在评价方法方面,教师也采取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除了传统的名著阅读课常用的课前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还尝试融入画廊漫步、海报墙、有声书、迷你剧场等方式,充分利用不同模态丰富评价方式,达成以评价促进阅读的目标。

学生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分享。其形式除讨论外,还可采取画廊漫步的形式。教师将教室被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课桌上散落放置着几个讨论问题或资料。学生四到五人分为一个小组,阅读本桌上的问题或者材料,并在纸上直接写下自己的反馈,或长或短,也可以勾划出自己有感触的关键语句。在阅读和回应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交流,在纸上直接记下自己的想法。几分钟后,小组顺时针旋转到下一张桌上,回顾之前的小组写下的评论,并在其上添加新的内容:或是直接回答问题,或是对之前同学写下的评论做出回应。这样轮流换动,直到每个小组读完所有材料或者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当回到起点时,小组轮流发言,综合纸上所有的观点并做口头报告。与传统的小组讨论相比,画廊式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动起来,身体的活跃带动思想的活跃;纸上的观点交锋能够使每名成员直观地看到班级其他成员对同一份材料的不同见解,有利于纠正认知偏差,获得新的启发。同时,安静的交流方式也对那些更喜欢书面表达而非口头表达的同学更加友好,到最后纸上呈现的观点也可能比口头讨论更加丰富多元。

图片

图四:Gallary Walk

海报墙的内容则可以根据阅读进度不断更新,可以是人物画像、人物关系图、根据故事创作的诗歌、漫画,也可以是上文中画廊漫步的最终成果。海报墙能拓展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后继续反刍细思,也能够使学生之间的阅读经验彼此联系、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思考、表达和创作不应只在黑板上、课堂上发生,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刻都应该浸润着探讨、思辨和尊重包容的精神,让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迸发随时成为可能。

语言的声音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模态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学生注重以读出声的形式表达、建构意义。教师挑选故事重要片段或者让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可以是单纯的彼此聆听,也可以用录音记录下来,形成有声书。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重叠能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而声音的韵律、节奏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给人物的对话设计动作、手势、背景,将故事片段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失为丰富阅读活动、加深理解的一种形式。

图片

以多模态语篇结合整本书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遇到的障碍;二是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对故事的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三是能够丰富阅读评价环节,指导教师以多模态视角来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故事的整体意义,使其多模态交际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鲁ICP备14009403号